龙泉官窑之起源
龙泉,位于浙江西南部浙闽边境,境内峰峦起伏,森林茂密,是瓯江之源头,瓷土等自然矿藏资源极为丰富,为烧造青瓷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龙泉窑开创于三国两晋,结束于清代,生产瓷器的历史长达一千六百年,是中国制瓷历史最长的一个瓷窑。
吴越王钱氏在五代、北宋初俯首称臣,向朝廷贡奉的秘色瓷就部分取自龙泉,北宋晚期的龙泉窑就已经完全进入皇家的视野。
宋人庄季裕《鸡肋编》:“处州龙泉县······又出青瓷器,谓之秘色。钱氏所贡,盖取于此。”
宋人周密《志雅堂杂钞》有载,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宋太宗赵炅就委派殿前承旨赵仁
济前往浙江监理越州窑务兼任龙泉窑务,烧制贡瓷。
南宋(1138年) 高宗皇帝赵构定都临安(今杭州),但对昔日浮华奢靡的宫廷生活仍然梦寐以求,对御用瓷器求索若渴,大量的供奉祭祀和生活用瓷又无处供给,宫廷所需如无源之 水,设官窑烧瓷成了当务之急。其时越窑已衰落,江南名窑中唯龙泉拥有大批技艺高超的瓷匠以及在北宋期间积累下来烧制贡瓷的经验,能够烧制出高品质的青瓷。 南宋朝廷便择龙泉的大窑、溪口设立官窑窑场,专门烧制宫廷用瓷,南宋龙泉官窑由此而生。随后南宋朝廷在临安(今杭州)相继所建了修内司和郊坛下官窑,但仍 无法满足朝廷所需,龙泉自然继续承担生产官窑的重要使命。由此谱写了龙泉官窑青瓷辉煌的篇章,使其千百年来为世人所推崇。
龙窑:古代烧制青瓷使用的沿着山坡而建造的炉窑。 |
水碓:古代利用水作为动力源进行青瓷矿土碾碎加工的生产设备。 |
龙泉大窑枫洞岩窑址发掘全貌。 |
1988年龙泉大窑青瓷窑址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